狮子小学16个汉语教室因无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图片、肢体语言”便成为汉语学习的主要媒介。偶尔的室外汉语体验学习效果良好,在实践和探索中也正成为该教学点开展汉语教学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走、跑、跳”等动作词汇,“左、右、前”等方位词汇在学生的动作演示和欢声笑语中被慢慢消化;“草、树、房子”等普通名词在现场指认中变得简单;“足球、守门、球衣”等体育术语通过绿茵场上与学生一起踢足球
孔子学院学生韩可。 在埃格顿大学你要是问一个学生:“你认识韩可吗?”就相当于在中国问“你知道李宇春吗”。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自从两年前作为第一个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的代表参加了汉语桥比赛,韩可就一炮而红了,就算不是家喻户晓,至少也是个“学生偶像”了。 这个九零后姑娘从一开始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在孔院成立之初就加入了我们的大家庭,可以说她是和我们孔院一起成长起来的。作为一个并非本校的学生,她却总是
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中肯文化交流融合是孔子学院的宗旨之一。孔子学院不定期邀请国内专家来举办中国文化讲座,已举办“中国高等教育概况”、“茶文化”、“中国经济发展概况”等专题讲座。每年组织赴华夏令营/冬令营活动,选派优秀学员到南京、北京、上海学习参观,迄今已有近五十名学生到过中国。每月组织主题汉语角,已举办过“中国剪纸”“中国舞蹈”“中国书法”等主题汉语角。开设中国歌舞培训班和太极拳培训班。通过
2016年3月5日,孔子学院迎来了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学生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他们就是来自那库鲁“春天的希望”孤儿院的39个孩子。 星期六上午十点,大巴车停在了孔子学院办公室旁边。孩子们从车上一涌而出。他们争相读着孔院的指示牌“Confucius Institute at Egerton University”,又迫不及待地望着附近的孔
2015年6月29日上午,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夏令营举行开班仪式。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民,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远等出席开班仪式,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石松主持仪式。 夏令营成员与国际教育学院领导合影 开班仪式上,刘志民首先对孔子学院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回顾了我校与埃格顿大学的合作交流历史,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汉语、深入感受和体验中国文化、积极与我校学生互动,做中非交流合作
2015年6月12日,一场盛大的“开放日及颁奖典礼”在埃格顿大学拉开帷幕,我院设置的中国文化体验展台人群簇拥,大家争相前来咨询体验。在文化汇演中,我院的汉语文艺节目更是沸腾全场、反响热烈。 孔子学院学生为前来咨询的学生热心介绍。 展台内鲜红的灯笼和中国结、艳丽的中国旗袍格外引人注目,京剧脸谱、汉语读物受到众多围观者青睐,特别结合我院农业特色展出的“中国大白菜”,更让参观者好奇这样的“东方神物
2015年3月19日孔子学院举行“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进非洲”讲座。这次活动不但有主讲老师,更是有前次冬令营成员们来为学弟学妹们展示在中国本土学到的“手艺”。 本次讲座先是讲解了剪纸艺术的形成历史和美好寓意,让同学们了解剪纸艺术是如何产生的。随后展示了不同派别的剪纸图片,及其中的细微差别。在所有同学都沉浸在这剪纸艺术之美中的时候,老师又亲自上阵展示剪纸的基本手法,大家看懂后都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创造
2016年2月15-19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陈劲枫教授一行七人特意来埃格顿大学验收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培训埃格顿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此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埃格顿大学农学院、化学学院、医学院等十五个院系的三十余名青年教师,其中不乏之前曾到中国留学过的骨干教师。 陈劲枫教授演示人工气候箱使用 在首场讲座中,陈劲枫教授说南京农业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与埃格顿大学园艺系合作已久,颇有渊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建立
2015年6月30日-7月1日,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在埃格顿大学会议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中肯野生植物与粮食安全研讨会。来自肯尼亚八个郡的农业官员、农业技术人员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的农业专家刘高琼和农学院的教授们一起给学员带来了十余场精彩的讲座。孔子学院外方院长Dr.Wolukau 讲解了肯尼亚园艺农业的发展前景。孔子学院农业专家刘高琼教授详细介绍了温室大棚的构造以及应用价值
2015年6月8-10日,孔子学院与国际半干旱热带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search in Semi-Arid Tropics,ICRISAT)联合举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埃格顿大学副校长Gowland Mwangi教授、巴林戈郡(Baringo County)农业厅厅长CatherineGugoen女士、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远出席开班仪式
应夏亚郡(Siaya County)郡农业局请求,孔子学院于2015年5月24-27日为该郡举办温室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45人,主要是来自该郡6个县(Sub county)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孔子学院农业专家刘高琼教授、肯方院长Joe Wolukau博士、埃格顿大学园艺系ArnoldOpiyo博士等为培训班授课。授课教师都是在中国取得的博士学位,他们既掌握中国的农业理论与技术
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作为全球首所农业特色的孔子学院,不仅传播汉语知识,而且为埃格顿大学开设农业课程。2014年12月18日,孔子学院首位园艺学硕士研究生Stephen Githeng’u进行论文答辩。他是孔子学院2013年12月揭牌以来,农业教师刘高琼教授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Stephen以优异成绩(总成绩A)完成了所有研究生课程,在刘高琼教授和埃格顿大学高级讲师Samuel Nyalala
作为全球首家农业特色孔子学院,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和埃格顿大学雄厚的农业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对促进中肯农业交流和肯尼亚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学院采取中外专家结合、多元渠道筹集经费的模式,每年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并建有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合作项目。 2014年以来,以肯尼亚为主同时面向坦桑尼亚、乌干达
通过承担国家部委委托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向发展中国家介绍农业科技与农业管理经验。2004年以来,学院承办了“发展中国家农业项目管理研修班”、“非洲国家农业信息技术研修班”和“东盟国家农业官员研修班”等79期援外培训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600多人。
共有 1,57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05 页 当前第 4 页 |